不畏台灣出口衰退,貨運承攬商台驊(2636)透過一連串海外擴張,效益發威,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9.8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2%;稅後純益1.45億元,年增率更高達91.2%,累積每股稅後純益已達1.4元,表現突出。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表示,隨著蘋果新品上市,加上今年大陸「十一」假期特別長,前後一段時間可能出現拉貨潮,看好第4季貨運業將會出現一波小旺季。
台驊過去一年來擴張動作頻頻,去年底簽訂「股權收購框架協議書」,併購大陸倉儲及配送業務公司New Concept;今年2月在新加坡投資設立分公司,瞄準東協市場;7月宣布以參與現增方式投資南韓海空運承攬商,跨足東北亞;8月再投資上海賽澳遞,進軍電子商務物流。
上月董事會中,台驊拍板旗下孫公司上海耀驊將申請赴大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希望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對於物流產業的高度認同氣氛,提升企業融資能力。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台驊年初設立新加坡分公司,接下來針對東協市場有何發展計畫?
答:東協(ASEAN)10個會員國今年底就會整合成為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未來10個會員國總計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在亞洲排第三。合計人口6.25億人,將成為大陸、印度之外的全球第三大市場。
過去東協被視為低成本地區,但是在快速成長的經濟帶動下,東協地區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無窮。
搶攻東協商機 將設點馬菲緬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9/21/2/1330537.jpg&sl=W&fw=300
台驊繼在越南、泰國、柬埔寨及印尼設立據點後,年初設立新加坡分公司,將做為台驊集團在東協區域的營運總部,提供公司在東南亞區的財務、人力資源、資訊等後勤支援。
配合大陸「一帶一路」策略,東協將是台驊下一個重點布局區域,下一步還考慮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和印度等地設點,可能與當地夥伴合作。
問:台驊7月宣布投資南韓海空運承攬商LOGI International,是否準備揮軍東北亞市場?
答:南韓已和美國、歐盟、東盟等50個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尤其今年6月初中韓FTA簽訂後,使南韓的「FTA經濟領土」範圍躍升至全球第二。
大陸目前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也是南韓最大出口市場;南韓則為大陸第三大貿易夥伴。隨著中韓消除關稅壁壘後,未來雙邊物流商機可期,台驊決定前進南韓卡位。在此之前,台驊在日本東京、大阪也已有據點。
此次台驊投資LOGI後,未來將以LOGI為東北亞業務平台,結合台驊東南亞據點,發展東北亞及東南亞間的海空運業務;再結合大中華區的綿密網絡,以及歐美海外代理資源,發展跨境物流業務。
旗下上海耀驊 將掛牌新三板
問:台驊董事會通過旗下上海耀驊申請赴大陸「新三板」掛牌的主要原因?
答:「新三板」是大陸針對中小微型企業,提供全國性的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平台。
相較於台灣投資人熟悉科技股,大陸資本市場對物流產業的認同度高,台驊希望藉由上海耀驊到新三板掛牌,提升融資能力。
另外,台驊積極布局大陸市場,未來上海耀驊在新三板掛牌後,股份轉讓較方便,有利引進更多大陸戰略投資夥伴。
根據目前規劃,上海耀驊預計明年第1季提出申請,由於大陸新三板類似台灣的興櫃市場,採簡易審核方式,估計最快明年第2季就可達成掛牌目標。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9/21/2/1330536.jpg&sl=W&fw=400
台驊近五年營運概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顏董…物流業併購天王
短短不到一年,台驊陸續併購大陸倉儲及配送業務公司New Concept ,與大陸上海大眾物流深化合作,以現增方式投資南韓海空運承攬商LOGI,最近又公告投資上海賽澳物流公司,跨足電子商務物流領域。頻頻出手,台驊董事長顏益財儼然國內貨運物流業的「併購天王」。
出身嘉義農家子弟的顏益財,就讀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時,就立定志向要自行創業。畢業後先到散裝船公司工作,在台中梧棲港一家公司做港口代理,後來又進入南韓現代航運等多家貨櫃海運公司,總共待過六家公司,全部都和船運物流有關。
這段經歷讓顏益財摸透散裝、貨櫃調度、總代理、銷售代理、港口代理、報關、理貨等航運業上下游的各個環節,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1987年,顏益財實現創業夢想、成立台驊。
台驊最初從船運與貨運代理業務起家,但顏益財的夢想不僅止於此,他期盼台驊成為以亞洲為母體,提供從報關、倉儲、配送,到供應鏈管理等一條龍式服務的綜合物流商。
2011年顏益財注意到一家公司香港利豐集團,當時利豐正厲行三年營收翻倍計畫,透過15年間的35次成功購併,利豐從香港第一大貿易商蛻變成為一家跨國公司。
為效法利豐集團的成功方程式,台驊2012年轉型成為「控股公司」,並展開一連串合併與策略聯盟,一步步打造「物流王國」。
法人:全年EPS估2.73元
由於海運運價漲幅不如預期,法人機構下修台驊(2636)今年營收至100億元,年增3%,每股獲利從2.81元下修至2.73元。不過,考量台驊策略布局搭上中國大陸十三五計畫,還有併購案及上海耀驊掛牌等題材,未來營運持續看好。
第3季進入海運傳統旺季,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指數(SCFI)於7月初一度從6月最低點557點反彈至745點,漲幅約34%;但隨後又破底至549點,一度創下歷史新低。在四大航運聯盟集體縮倉減班下,7月底運價一度反彈至822點,漲幅約50%;但8月又下滑至746點,顯示出航商對漲價情況沒有信心,運價漲幅不如預期,連帶影響台驊業績。
分析師預估,台驊第3季稅後純益約8,100萬元,季減17%、年減19%,每股純益約0.73元,獲利較上季及去年同期衰退,主要由於缺少業外貢獻、基期較高所致。不過,看好下半年物流旺季,預期台驊8月起營運將漸入佳境。